探“火”總師張榮橋:宇宙無垠 問天有道-新華網
新華網 > > 正文
2023 05/31 16:41:35
來源:光明網

探“火”總師張榮橋:宇宙無垠 問天有道

字體:

   “不能自已,流下淚水,有甜有咸?!彼潞蠡貞涍@一瞬間,只留下了12個字。他腳踏實地,也仰望星空。他問天十年,終于讓火星這顆古老的星球上留下了中國足跡。他就是“天問一號”探“火”總設計師張榮橋,讓我們來跟隨他一起探索火星的奧秘。

   他讓中國的標識,永遠刻印在火星上

   火星到底有沒有生命?未來將會怎樣演變?火星的地形地貌、地質構造又是什么樣呢?這不禁讓我們想到,兩年前,天問一號探測器最初進入火星大氣層并成功著陸時那個摘下眼鏡,熱淚盈眶的人——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工程總設計師張榮橋。

   探“火”總師張榮橋:宇宙無垠 問天有道

   北半球上方火星影像。北半球影像由“天問一號”中分辨率相機于北京時間2021年3月18日拍攝,此時環繞器軌道高度約1.15萬千米。圖源:國家航天局供圖  

   “這個眼淚呢,有兩種成分,一個是激動,這個目標,我們如期圓滿實現,這也是我們完成了對國家的承諾。還有一個成分,那就是釋放這么多年,為了這么一個目標,我們全體研制隊伍的同志,承擔了巨大的壓力,成功了之后得以釋放,所以眼淚有甜有咸?!?/p>

   除了火星全球影像圖,火星上還增加了以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名鎮命名的地理實體,西柏坡等22個名字也登上火星。獲得命名的地理實體包括西柏坡、天柱山、漠河,文家市等22個,研究團隊通過火星高分影像識別了著陸點附近大量的地理實體,國際天文聯合會根據相關規則將其中的22個地理實體以中國人口數小于10萬的歷史文化名村名鎮加以命名,將中國標識永久刻印在火星大地。

   有關注星空的人,一個民族才有希望

   火星是很多國家的航天噩夢,到目前為止整體成功率只有50%左右。我國首次火星探測,要一次性完成“繞”“落”“巡”三大任務,更是難上加難,險上加險。

   最初設計火星探測方案時,項目組也曾考慮過采取類似探月工程“繞落回”三步走的步驟,但張榮橋并不甘心,他決定創新,要在短時間內完成技術跨越,使中國步入行星探測領域世界先進行列。面對巨大挑戰,工程團隊在項目初期就做好計劃,對技術方案進行反復設計確認,并開展了大量地面試驗驗證工作。

   探“火”總師張榮橋:宇宙無垠 問天有道

   “我們為什么要去火星,我們必須通過這些重大的、前瞻性的科學探索活動,提升我們的技術,培養我們的人才,總結成一句話,那就是提升我們人類的自身知識,從國家這個角度來講,就是要提升我們國家的能力?!?/p>

   第一次去火星,應該怎么走?這是論證階段花力氣最多、爭議最大的一個問題。

   張榮橋用了整整10年,回答了這個問題。

   終于,2014年9月,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進入先期研制階段,千軍萬馬為之奮斗了6年,在發射場堅守了110天,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堅持了202天。首戰告捷,“天問一號”環繞火星。

   教科書般的精準和順暢,是他的標準

   提及天問一號著陸火星的過程,張榮橋的回答中滿是驕傲與自豪。畢竟,在中國航天發展史上,天問一號任務實現了6個“首次”:首次實現地火轉移軌道探測器發射;首次實現行星際飛行;首次實現地外行星軟著陸;首次實現地外行星表面巡視探測;首次實現4億公里距離的測控通信;首次獲取第一手火星科學數據。

   探“火”總師張榮橋:宇宙無垠 問天有道

   張榮橋與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的一個“祝融號”模型

   “光鮮亮麗的成功背后,我們也有很多‘走麥城’的故事,這是正常的,我們成功了,哪那么一帆風順呢?在設計、生產、試驗包括飛行過程當中,我們都出現了一些認知不到位等等問題,出現了問題,我們解決了,就有真本事了?!?/p>

   每一個“首次”背后,都是中國航天人無數科研攻堅的艱辛與挑戰。偉大事業始于夢想、基于創新、成于實干。張榮橋總師表示,我們將以中國速度,不斷續寫中國行星探測的新高度,在航天強國和科技強國事業發展舞臺上再立新功。且聽龍吟,我們的目標是星辰大海。

   “我告訴你,我們還有更精彩的,你們期待著吧”

   審核專家:張 開 中國傳媒大學教授

【糾錯】 【責任編輯:孫曉倩】
      少妇精品亚洲一区二区成人,作爱视频国产免费120,亚洲中文字幕网资源站,国产精品视频嫩草久久